體貼人是一種稀有能力

2012/01/09 20:22

不知各位朋友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越來越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做『體貼』了!


爸媽說兒女每天飯來張口,伸手就是要錢,自己像銀行櫃台辦事員一樣,而且這個銀行是24小時的,顧客來了就要立即提錢給他,提完了錢也不知道要說聲謝謝,有夠傷心的男女朋友互相抱怨,說都不懂得體貼,只知道想到了就打電話要求東要求西,還不能有其他事耽擱,一定要看到人,看到人也要順便唸或罵兩句,消消自己的氣,說也奇怪,有些人就是很耐罵,這樣算不算體貼?


就像大S說的「沒有人能呼風喚雨,只是比較能捱的過風雨」,現在體貼男或體貼女已經成為社會上的少數族群,他們天天得面對不懂得體貼的家人、同事及朋友,他們捱過風雨的能力比那些不懂體貼的人大的多啦,也難怪現在服務業又生出了一種工作力叫『體貼力』,服務業嘛!你跟客人耍性子,下次再也不來了,管你東西好不好吃,飾品漂不漂亮,沒人潮,注定要倒,體貼人的員工多不多,很多,但都分散在企業各部門中,說真的,有沒有老闆願意調查一下,開個專門的客服部讓這些懂得體貼人的員工集中在一起解決客訴,說不定業績翻兩翻!


我們可以評量評量一下自己,有「體貼力」嗎?聽話聽久了是不是會顯出不耐煩的表情、工作超時是不是會露出幾句聽不太懂得髒話、夫妻吵架時是不是看到小朋友不乖一把無名火就上來,倒楣的是誰?兩個朋友意見不合在鬥嘴,體貼的朋友來勸和,反而遭受池魚之殃,有沒有類似的經驗。


所以越來越多朋友選擇了不想、也不願體貼別人,認為應該是別人來體諒我才對,都是別人無緣無故來惹我,我為什麼要低頭?然後,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多不信任,摩擦越來越多,裂痕越來越大,因為誰都不想被貼上『體貼等於懦弱』的大帽子,我們都知道體貼是什麼,但有多少人做到?!


有時候走在路上看到一些孩子跟長輩應對進退非常得體,我都會很想問問「這是怎麼教出來的」?其實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天生就會體貼別人,他們也很想幫我們做事情(如掃地、拖地、洗碗、洗衣服……等等),但為什麼到最後都放棄不嘗試了?有沒有可能是身為父母的我們扼殺了他們原本體貼的能力呢?


我們害怕他們把地板弄得更糟更濕,我們害怕他們洗碗打破碗,我們害怕他們洗衣服洗不乾淨,我們害怕……


這怪不得誰,我們也把原本應該全家一起年前大掃除的工作交給了瑪莉亞,而我們的孩子,只需要坐在電視跟書桌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這就是我們體貼孩子的方式,是吧!


等他們長大,只憑參考書上教出來的一招半式體貼力,就想要娶個美嬌娘、嫁個金龜續,然後把人家弄回家後再教對方學習體貼另一半!我看還是別作夢好,到時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看看許多知名人士的婚姻,不都是之前恩愛的要命,處處說好話,然後有天不知怎麼回事,開始心情低落,嘴巴裡吐出來的儘是惡言相向,說有多體貼人,我看也沒有幾個人相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vp4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