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公民課

2012/01/29 12:27

  這個標題是這個過年我的親朋好友提出來的問題?因為他們看到我與太太兩個人在教導小孩的時候,比如說要拿東西給他們,都會要求他們說『謝謝』;而在請求他人給予東西時,也被要求說『叔叔(阿姨),請把○○拿給我好不好』~~~


  他們的觀點,都是基於我們對年紀過小的孩子要求『太嚴格』,覺得會壓抑小朋友的自主學習能力~~~


  還有,小孩子在要拿東西前,很多時候是在看大人的眼神有沒有「不允許」的訊號,如果開的是綠燈,當然可以放心,如果是大大的紅燈,也會節制一些,當然,該摸的、該摔的還是會做囉~~~


  而我們並沒有因為這些質疑的聲音而停止我們的教育,因為我很想與長輩們分享,有關於我們家的『公民課』


  天下雜誌在201111月的教育特刊中,用了『公民教育』這個主題,同時在主題中引用了盧梭的名言『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巨大的才能,而是對正義真誠的愛和對真理的尊重』。這代表了什麼?各位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也在社會中佔據重要一席的父母及年輕朋友們,全世界(不止是我國)的國家突然領悟到一件事~~


  原來我們所重視的高等教育,不是未來社會的最大公約數,高學歷不等同於高道德,已慢慢變成了普世的價值,未來的12年國教,是為了培養每個國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國民素養』。


什麼叫做國民素養,簡單的說就是訓練出會不經思考而懂禮貌的下一代!


  哪還有這麼多繁文縟節,就乾脆編個禮貌法,規定只要教導孩子對別人不禮貌用語的人、大眾媒體等等,只要有人認為另一方的表達有違一般「社會觀感」,都可以提出檢舉。


什麼叫做社會觀感?


這就是每個父母希望孩子應該要學習的『公民課』。


1.去到人家家裡,沒有喊叔叔伯伯阿姨等-社會觀感不佳。


2.當他人拿東西給我們,沒有反射性說謝謝-社會觀感不佳。


3.過年過節,接電話或是拜訪親朋,沒有第一時間說出「新年快樂」-社會觀感不佳。


4.學校裡同學常講髒話,有樣學樣在家裡用,教壞兄弟姊妹有樣學樣,處罰,因為-社會觀感不佳。


5.拜訪要離開時一定要向長輩說再見,希望能再來家裡面玩之類的感謝用詞,不說,甩頭就走或默默離開,處罰,因為-社會觀感不佳。


  還有沒有什麼社會觀感是會批評我們的孩子『沒有禮貌』、『沒有教養』的??這都是未來我們教育的重點~~~


  也許有人批評,這樣的公民教育「太假」、「太八股」,該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歡並且願意向周遭的人表達自己的禮貌,那我可真要恭喜這些得到老天爺的眷顧,生到『天生就有禮貌、不會被人批評孩子』的家長們了~~~那有些常常得到處向別人道歉的爸媽呢?他們又犯了什麼錯?


  重點是,這樣的教育怎麼會是國民教育的重點???看得懂咱要向各位看官表達的意思了嗎???


  我們怎麼想把原本就應該在孩子出生時父母就要開始教的『公民課』延後,挪到、等到他們上學之後再用『正式課程』教育!


  拜託,現在的孩子這麼聰明,早就在學齡前就已經吸收大量的資訊了,說不定等他上學時咱教他們要有禮貌,他們還會反嗆您『你還不是這樣跟媽媽吵架的、上次開車您還不是在車上罵超你車的人三字經』勒!慘了,父母自己打自己嘴巴,惱羞成怒,接下來~~~


  請讓我實驗一下吧!至少教育一下咱家的孩子對人要有禮貌,還有這麼多的親戚朋友呢!也很感謝孩子們擁有這麼多的親戚,稱謂叫都叫不完,這是老天爺給他們最好的公民課,這也是我堅持孩子一定要有兄弟姊妹的原因!


  假若我實驗成功了,等咱退休,我與太太將會開個『禮貌學校』,您放心把孩子送來,我們除了教『少少的』課業,重點都將放在『公民課』!


  如果您已經放棄的孩子在我這上學,有一天回家會對您說『爸爸,請把放在桌上的玩具拿給我可不可以,謝謝』!您感動噴出來的眼淚,每一滴都無價!


  願幸福常敲您家大門,2012過完年了,回到工作崗位的同時,請想想咱家的『公民課』,如果喜歡,請多多引用吧!也歡迎到我太太的部落格逛逛,保證您不虛此行~~~~


http://blog.yam.com/tina02272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vp4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