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應該賣保險
<銀行不應該賣保險>
雖然很多金控老闆、經營階層會反對,但我還是要很誠實地說:「銀行櫃檯不應該賣保險,因為保險很專業,不該用一張紙來銷售,更不該省略後續的保險服務。」
我的反對理由就是兩個:第一、保險是個專業的商品,不該輕易被簡化為簽字、付錢就可得到的簡餐式服務。第二、保險需要一套永續的服務,不是花錢就可買到保障,而應包括一套專業的保險諮詢與建議。
在我的觀點裡,保險應該是一套結合「人」的服務,而不是「商品」或「契約」這麼簡單。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親愛的醫生>試映會,更讓我強烈萌生這種市場應該回歸保險傳統價值的想法。在這部電影裡,一個日本冒牌醫生跑到一個偏遠的村落當醫生,服務當地上千位老人。
老人沒有牌照,卻真心關懷病人,努力幫他們解決一堆身體上的疑難雜症,並得到全村人民的真心感謝。後來,一個正牌的實習醫生來了,出身醫生世家的年輕人發現一個不以蓋大醫院賺錢、不把醫療行為機械流程化的傳統醫療模式,大受啟發與感動。
年輕的醫生想以老醫生為典範,結果卻因故發現,老醫生是個冒牌貨---雖然老醫生想為病人解決病痛的醫療初心與愛心,比任何有牌醫生都保留得更原汁原味。
這就讓我更想說:保險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相互保險、互助與關愛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套以預定利率高低、保險金日後能回收多少來論斷的商品。保險不是投資,也不是營利事業,和醫療行為一樣,它從頭到尾都不該只談錢和效率。
保險的本質是建立在「人心」之上。從保險商品的起源、契約設計、精算,到最後的保險推廣、銷售,都不會只有「營利」,而是社會互助基礎上的「互利」:保險公司為客戶設計風險保障契約,客戶則付費酬謝精算師;保險行銷人員提供專業的保險解說與後續跑腿服務,而客戶則酬答以佣金。
保險業務員(其實,我很不喜歡這樣稱呼保險從業人員),賺取的不是高額佣金,而是專業服務費,就跟上餐館付小費一樣---因為服務生很會幫客人選酒、挑菜與搭配菜單,所以我酬謝以賞金。餐館服務員一點都不該是低賤的工作,更何況是保險從業人員。
保險是一個專業的風險保障機制,而不該是個被簡化到可以用DM與花錢就能買到的商品。這樣做,明顯有點偏離保險的核心價值。
雖然保險的核心價值,已漸被市場淡忘,這就跟人們遺忘投資的價值而搞出世紀金融海嘯一樣。但我還是要說,讓我們多一些回歸保險的專業,讓「人」來提供保險的全套服務,而不要用「DM」。
銀行可以把保險商品保留在財富管理專區,透過理財專員來為客戶規劃保單,但請別再把保險DM放在櫃台,像賣儲蓄險那樣推銷保險。
我每每走入銀行看到櫃台將保險、投資型保險與共同基金的銷售DM擺在一起,就感覺很生氣。當銀行只想為錢、為銷售業績或創造獲利績效而存在時,銀行實在贏不得人們的尊重。
但話又說回來,當保險從業人員只想當個「業務員」,為賣出保單的高額獎金、佣金而奮鬥時,人們也無法尊重這群人,而只好貼上「業務員」標籤。
結論是:我不但反對銀行在櫃檯賣保險,更強烈反對民眾在銀行櫃檯買保險。如果你自己很懂保險,想省下保險佣金費用,應該自行到保險公司投保,而不是選擇銀行,因為銀行不會提供你後續的保險理賠服務。
王志鈞
2010/06/0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