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02-13 03:11 經濟日報 記者林則宏/專題報導

photo.jpg

2013年,李克強正式出任大陸國務院總理後不久,巴克萊資本就提出一個新名詞「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並且具體列出李克強經濟學的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在此之前,還有經濟學人創造的「克強指數」,據以作為判斷中國經濟情勢的另一參考指標。

這是因為當時外界普遍認為,在新一屆中共領導人的分工中,經濟依然歸國務院總理主管。但很快地大家就發現,實際情況恐非如此。

首先,習近平上台後不斷成立各種「領導小組」並親自擔任小組長,包括2013年底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更關鍵的是,2014年6月13日,新華社發布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的通稿,外界這才知道,原來習近平還兼任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

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是大陸財經政策的核心領導及決策部門,過去十多年,這個職務多由國務院總理擔任。

四大方向衝經濟

之後隨著習近平針對財經議題發表愈來愈多重要談話與政策指示,「習近平經濟學」(Xiconomics)一詞不脛而走,其輪廓與內涵隨著習近平一次次談話也逐漸變得更為清晰。

人民日報主辦的「人民論壇」今年初更直接宣告,「Xiconomics(習近平經濟學)正式登台。如果你還沒聽過,可需要補補課了。」論壇隨即發布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的文章,闡述習近平經濟學的基本思想理論。按胡鞍鋼的說法,習近平政治經濟學可以歸納為以下「六論」:

一、「新常態」論

習近平2014年5月考察河南時首次針對中國經濟提出「新常態」的判斷,並在同年12月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四大特點: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二、「兩手合力」論

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但同時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2014年5月26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5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基本經濟制度」論

也就是強調當前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既不同於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只有公有制經濟的「一條腿」,也不同於西方自由市場經濟下主要基於私有經濟的「一條腿」。

按習近平說法,「既要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還要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做精做細做活民營企業,使『兩條腿』同等強壯、使兩類企業都能健康成長。」

四、「共同富裕」論

亦即有別於大陸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所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先富論」,習近平追求的是「共同富裕」。2012年底,習近平在河北考察時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五、「人民主體」論

胡鞍鋼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宗旨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即提出,「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發展的首要原則,體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

六、「五大發展」論

也就是「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新理念: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胡鞍鋼說,這是具體指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思想靈魂,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行動綱領。

十三五指導靈魂

除了胡鞍鋼從過去習近平談話耙梳出習近平經濟學的「六論」外,今年1月4日以「權威人士」之名在人民日報發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長文,更被視為是瞭解習近平經濟學思想的必讀之作。

瑞信董事總經理及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Xiconomics(習近平經濟學)正式登台。如果不知此為何物,請讀人民日報1月4日頭版頭條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一文。對打算在股市討生活的投資者,建議仔細讀兩遍。」

陶冬認為,這篇文章反映中共領導經濟管理思維的三大轉變:首先,作好長期作戰準備。文章首次提到短期刺激措施無法帶來經濟「V型」反彈,中國經濟可能出現「L型」增長階段。這意味著北京政策布局將轉向結構性改革。

其次,供給側改革成為突破口。習近平計劃通過供給側調整建立起一個更高層次的供需關係;三、中國政府打算「忍痛發力」。這預示著政策動作幅度將加大,以短痛換長好。不搞強刺激,扎實做好結構性轉型。

找回新增長動能

大陸知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指出,習近平經濟學的兩大支柱,一是新常態,即關於中國經濟新周期的論述;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關於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在大政方針和發展理念的體系化論述。馬光遠認為,歷經兩年探索,習近平經濟學這兩大思想支柱在1月4日這篇文章發布後已基本確立。

1970年代末期,鄧小平是靠著「摸著石頭過河」,將中國經濟從「瀕臨崩潰邊緣」帶上長達30多年的快速增長的軌道,成就今天中國大陸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如今,中國經濟再次面臨轉型調整的艱難關卡,去年GDP增長率跌破7%,來到近25年新低。

習近平能否倚靠他這三年所建構出的這套經濟思想與理論,帶領中國經濟找回新的增長動力,不僅關乎他所設定的2020年中國GDP與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成長一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實現,也關乎中國經濟是否能再上一個新台階或將墜入「中等收入陷阱」。

原文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7335/1498902-

延伸閱讀:亞投行成立~人民幣經濟圈漸成形 人民幣 6年後 躋身三強貨幣

人民幣 中長線升勢壯 人民幣將成為前三大國際貨幣  人民幣 超強時代來了 

 人民幣國際化 資產配置不可缺 經濟學人智庫:逾六成投資者對人民幣前景樂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vp4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